|
2024-03-01
开学纳新,万象启航热热闹闹的年味悄然散去在暖暖的春意中,新的学期如约而至智感环境为您送上一份丰厚的暖春开年福利,力度全开,助力开学季!
2024-02-02
近日,全球学者库网站发布了2023年全球学者学术影响力排名(终身学术影响力榜)。这一榜单汇聚了全球顶尖的学者,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发光发热,为人类的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全球共有1880名学者入围,其中中国学者占据了481个席位。中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丁士明研究员成功入选该榜单。作为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代表,丁士明研究员在水土环境精细化检测与水环境治理领域做出了...
2023-12-15
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联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共同主办、中科智感(南京)环境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沉积物环境与污染控制研讨会——沉积物分析技术、操作与应用专题培训会”于2023年12月8日圆满落幕。本次专题培训会,除了有100余名来自全国各大科研院所的老师和同学现场参与,同时还有400余名线上观众在同步观看直播和学习。培训会围绕沉积物N2O来源同位素辨析技术、沉积物高分辨...
2023-12-01
有机碳是土壤中的重要组分,有机碳组分是影响土壤有机碳活性及生态效应的主要内因。为更好的揭示有机碳组分对生态环境演变的响应规律,系统的分级土壤有机碳是研究的重点。本研究为获得土壤有机碳多级浸提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四种浸提剂,确定浸提时间,并对样品土壤进行测定。 土壤样品试验用样品采分别采集自林地、草地和农田地11个土壤,采集0~20cm表层土壤,土壤样品自然风干后,研磨,过100目筛备...
2023-11-14
会议前言: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联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第十届沉积物环境与污染控制研讨会暨202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沉积物环境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定于2023年12月8-10日在上海举办。会议将围绕我国海洋、河口、河流、湖泊、水库、沼泽湿地等各类水体的沉积物环境科学及应用技术成果讨论交流。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牵头承办、中科智感(南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2023-10-13
DGT技术是在水凝胶和外部水体间形成一个稳定的浓度梯度,通过固定相的性质选择性地累积元素的可溶性形态,能够在原位状态下比较真实地反映水体元素的天然存在形态和浓度,是测定元素可溶性形态和空间分布的较为理想的方法。原理是可渗入离子以扩散方式穿过滤膜和扩散膜, 随即被固定膜捕获,使靠近固定膜一端的离子浓度维持为零,从而在扩散层中形成一个稳定的浓度梯度。 结构组成 结构组成一般需要至少投放两...
2023-09-27
在湖泊水环境中,磷的分布和赋存形态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水体初级生产力及浮游生物的分布情况。湖泊通常被认为是污染源的“汇”,外源磷进入湖泊后会转变成不同形态。研究表明,不同形态的磷生物活性及其在水环境迁移转化和循环路径不同,仅仅依靠TP含量来判断富营养化情况的传统方法已不能揭示水华暴发的过程与机制。因此,研究磷赋存形态,发展分级提取的方法有利于研究磷素行为,针对性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尤其对沉...
2023-09-22
多通道微电极分析系统是通过结合微电极、升降台和自动分析系统,来获取水体、沉积物、土壤以及植物根际中DO、pH、Eh以及H2S等物理化学参数的垂直分布及动态的高分辨率变化,适用于实验室模拟研究。在测定时,需要将电极置于水体/沉积物/土壤/植物根际附近,利用自动升降系统将电极带动测定设置的梯度,电极再将化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输到电脑终端,通过软件式使被测物在纵向移动时所测指标的动态变化进行可视...
2023-09-11
微电极分析系统是一维、亚毫米级检测水土环境基础指标的高精尖设备。智感环境是全球为数极少能够实现微电极系统自主开发和商业化推广的公司,并创新性地推出了多通道微电极分析系统,可以同步、高分辨监测pH、DO、Eh、H2S等指标,该设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应用于湿地/土壤孔隙水/植物根际/生物膜等环境中,快速实现了我国在该技术领域的弯道超车。设备简介多通道微电极分析系统通过结合微电极、升降台和自动...
2023-09-01
该设备利用光化学传感膜荧光成像原理,实时获取水体、沉积物-水微界面、水生动植物和土壤植物根际环境的DO、pH以及CO2等物理化学参数的二维分布及动态时空高分辨信息。该设备适用于实验室模拟研究,测定时将光化学传感膜置于沉积物/土壤/植物根际与容器器壁之间,光敏物质与分析物相互作用并伴随荧光信号(强度、寿命)变化,利用数字成像技术(CMOS 相机)实时记录其特征发射光谱,最后通过软件分析将被测物...
2023-08-31
前不久,云南大学的杨项军课题组向智感环境采购了一台单通道微电极分析系统(Micro1100)。云南大学是国家“双**”建设高校。杨项军课题组一直从事贵金属的提取分离和环境污染物的治理研究工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此次所采购的微电极设备被用于研究沉积物剖面中Eh、pH、H2S及DO数据的垂向变化规律。设备简介:首台Easysensor单通道微电极分析系统于2021年12月成功上市,已...
2023-08-16
野外抽滤式孔隙水采样器是通过负压和膜过滤的的方式,对于野外土壤、沉积物(底泥)和根际附近的孔隙水溶液进行连续或不连续地采集。
2023-08-15
2023年8月11-14日,第八届全国环境地球化学大会在贵阳圆满召开。本次大会共设置了八大主题,涵盖了土壤、大气、流域环境三大环境地球化学领域。会议安排大会报告5个,分会场特邀报告63个,分会场口头报告122个,展报12个。共有400余位来自国内相关科研单位的领导、业内专家学者参加此次学术讨论盛会,以“地表环境过程与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通过大会报告、分会场学术报告及野外考察等方式,进行广泛...
2023-08-01
7月26日至27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的2023年水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环境分会学术年会在吉林省长春市圆满落幕。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学者、行业专家、研究代表、特邀嘉宾齐聚一堂,共同围绕流域水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湖泊营养化治理技术与应用、水库及流域水污染防治与水质安全保障、底泥污染评价、治理与资源化等多项重要议题进行了探讨,并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宝贵的学术经验。智...
2023-08-01
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如何适应残酷的市场,从而更好生存下去?这是多数小微企业都会面临和亟需解决的重中之重。智感环境在创业初期也不例外,然而智感创始人团队率先通过不断地在国内外参展交流,积极了解和学习国内外前沿技术和产品应用动态,牢牢把握行业发展方向,持续加强技术创新力度,探索出了一条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的生路。至后来,智感环境从技术输入方转变成技术输出方身份,自发性创办大型...
2023-11-07
本研究分析了太湖3个代表性生态湖泊沉积物中砷(As)的空间分布、迁移动力学和毒性风险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沉积物中As的生物有效性和流动性与湖泊生态类型和季节变化有关。藻...
2023-11-03
砷(As)在沉积物-水界面的稳定性及其控制因素对了解砷污染区砷的行为和命运至关重要。本研究结合高分辨率薄膜扩散梯度采样(DGT)技术、高分辨扩散平衡(HR-Peeper)技术、顺...
2023-10-30
过水性湖泊磷、氮的来源包括外源输入和内源释放。然而,不同来源的污染对过水性湖泊沉积物-水界面氮磷动态分布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东部主要湖泊焦岗湖磷...
2023-10-27
由于温度的变化,淡水湖泊水-沉积物生态系统中磷循环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季节波动对沉积物中磷循环的影响过程研究甚少。本研究采用顺序萃取技术对中国某淡水湖沉积物中的磷形态进行了分析,同时采用薄膜扩散梯度技术(DGT)...
2023-10-23
摘要:确定河口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迁移过程和机制对预测其潜在毒性风险和后续污染修复至关重要。采用高分辨孔隙水扩散平衡法(HR-Peeper)和顺序萃取法对厦门西溪河口沉积物孔隙水中...
2023-10-21
摘要沉积物中潜在有毒元素(PTEs)的再释放是沉积物-水界面(SWI)的一个重要过程,特别是入海口作为一个重要的积聚点。本研究采用薄膜扩散梯度法(DGT)、高分辨率孔隙水扩散法(HR-P...
2023-10-20
短期生态试验表明,全球人为氮输入的空前增加可能对磷动态产生深远影响,并可能导致湖泊富营养化加剧。然而,在大尺度生态系统中,氮对磷释放的影响研究较少。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生态系统的影响,我们在10个池塘(每个...
2023-10-13
南黄海中部泥质沉积物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沉积区域,也是早期成岩作用的重要区域。对海洋沉积物中硫(S)、铁(Fe)和磷(P)相互联系的系统研究可以为这些元素的成岩循环提供重要信息。然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记录。在本研究...
2023-10-13
食用被镉、镍和锌等重金属污染的玉米会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对于原位测量重金属的生物利用度,薄膜扩散梯度法(DGT)优于其他传统方法,因此寻找一种基于DGT方法...
2023-10-09
随着季节变暖,湖泊沉积物中锑(Sb)的流动性增强。然而,Sb在沉积物中的迁移机制尚不清楚,特别是考虑到Sb与铁(Fe)、锰(Mn)和溶解有机物(DOM)之间的相互作用。本研究采用高分辨孔隙水采...
2023-10-04
目的本研究发展了了一种改性的氧纳米镧铝凹凸棒土(OLA),用于重污染沉积物中增氧和抑制磷(P)的释放。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制备了OLA材料并进行了分组实验,分为OLA覆盖处理组、LA覆...
2023-09-27
本研究采用真空压力摆动法将活性氧装入活性炭、阿塔酸石、磷石和莫斯科石中,开发了载氧吸附剂,并研究了其载氧能力及对黑臭水中磷酸盐、氨氮和总氮的去...
2023-09-24
磷过量是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由于水体温度和深度的跨季节变化,湖泊生态系统中由phoD编码微生物调控的碱性磷酸酶(APase)诱导的有机磷(P0)矿化过程仍然不明确。本研究采用化...
2023-09-22
活性氧(ROS)在水生环境的生物地球化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其在沉水植物生物膜中的发生和积累却鲜有报道。本文研究了大型植物叶片生物膜演代过程中生物膜微环境的光暗循环波动和代表性ROS (O2•−)的时间变化,并对生物膜中的光化学过程进行了量化。研究结果表明,O2•−的持续产出量在32.49±0.56 μmol/kg ~ 72.56±0.92 μmol/kg之间呈现出明显的节律性波动,并与溶解氧
2023-09-18
超积累植物的根能显著改变土壤pH值,从而改变根际铬(Cr)的有效性。目前对于铬超积累植物李氏禾根际pH的动态变化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平面光极技术(PO)研究了不同Cr暴露条件下李氏禾根际pH的空间动态变化,以及不同铬浓度对土壤生物量、生理参数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李氏禾根际pH具有高度的异质性,且与根的形状密切相关。每个实验组的土壤酸化均显著,对照组、Cr50和Cr100组的平均pH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