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3-01
开学纳新,万象启航热热闹闹的年味悄然散去在暖暖的春意中,新的学期如约而至智感环境为您送上一份丰厚的暖春开年福利,力度全开,助力开学季!
2024-02-02
近日,全球学者库网站发布了2023年全球学者学术影响力排名(终身学术影响力榜)。这一榜单汇聚了全球顶尖的学者,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发光发热,为人类的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全球共有1880名学者入围,其中中国学者占据了481个席位。中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丁士明研究员成功入选该榜单。作为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代表,丁士明研究员在水土环境精细化检测与水环境治理领域做出了...
2023-12-15
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联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共同主办、中科智感(南京)环境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沉积物环境与污染控制研讨会——沉积物分析技术、操作与应用专题培训会”于2023年12月8日圆满落幕。本次专题培训会,除了有100余名来自全国各大科研院所的老师和同学现场参与,同时还有400余名线上观众在同步观看直播和学习。培训会围绕沉积物N2O来源同位素辨析技术、沉积物高分辨...
2023-12-01
有机碳是土壤中的重要组分,有机碳组分是影响土壤有机碳活性及生态效应的主要内因。为更好的揭示有机碳组分对生态环境演变的响应规律,系统的分级土壤有机碳是研究的重点。本研究为获得土壤有机碳多级浸提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四种浸提剂,确定浸提时间,并对样品土壤进行测定。 土壤样品试验用样品采分别采集自林地、草地和农田地11个土壤,采集0~20cm表层土壤,土壤样品自然风干后,研磨,过100目筛备...
2023-11-14
会议前言: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联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第十届沉积物环境与污染控制研讨会暨202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沉积物环境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定于2023年12月8-10日在上海举办。会议将围绕我国海洋、河口、河流、湖泊、水库、沼泽湿地等各类水体的沉积物环境科学及应用技术成果讨论交流。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牵头承办、中科智感(南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2023-10-13
DGT技术是在水凝胶和外部水体间形成一个稳定的浓度梯度,通过固定相的性质选择性地累积元素的可溶性形态,能够在原位状态下比较真实地反映水体元素的天然存在形态和浓度,是测定元素可溶性形态和空间分布的较为理想的方法。原理是可渗入离子以扩散方式穿过滤膜和扩散膜, 随即被固定膜捕获,使靠近固定膜一端的离子浓度维持为零,从而在扩散层中形成一个稳定的浓度梯度。 结构组成 结构组成一般需要至少投放两...
2023-09-27
在湖泊水环境中,磷的分布和赋存形态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水体初级生产力及浮游生物的分布情况。湖泊通常被认为是污染源的“汇”,外源磷进入湖泊后会转变成不同形态。研究表明,不同形态的磷生物活性及其在水环境迁移转化和循环路径不同,仅仅依靠TP含量来判断富营养化情况的传统方法已不能揭示水华暴发的过程与机制。因此,研究磷赋存形态,发展分级提取的方法有利于研究磷素行为,针对性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尤其对沉...
2023-09-22
多通道微电极分析系统是通过结合微电极、升降台和自动分析系统,来获取水体、沉积物、土壤以及植物根际中DO、pH、Eh以及H2S等物理化学参数的垂直分布及动态的高分辨率变化,适用于实验室模拟研究。在测定时,需要将电极置于水体/沉积物/土壤/植物根际附近,利用自动升降系统将电极带动测定设置的梯度,电极再将化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输到电脑终端,通过软件式使被测物在纵向移动时所测指标的动态变化进行可视...
2023-09-11
微电极分析系统是一维、亚毫米级检测水土环境基础指标的高精尖设备。智感环境是全球为数极少能够实现微电极系统自主开发和商业化推广的公司,并创新性地推出了多通道微电极分析系统,可以同步、高分辨监测pH、DO、Eh、H2S等指标,该设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应用于湿地/土壤孔隙水/植物根际/生物膜等环境中,快速实现了我国在该技术领域的弯道超车。设备简介多通道微电极分析系统通过结合微电极、升降台和自动...
2023-09-01
该设备利用光化学传感膜荧光成像原理,实时获取水体、沉积物-水微界面、水生动植物和土壤植物根际环境的DO、pH以及CO2等物理化学参数的二维分布及动态时空高分辨信息。该设备适用于实验室模拟研究,测定时将光化学传感膜置于沉积物/土壤/植物根际与容器器壁之间,光敏物质与分析物相互作用并伴随荧光信号(强度、寿命)变化,利用数字成像技术(CMOS 相机)实时记录其特征发射光谱,最后通过软件分析将被测物...
2023-08-31
前不久,云南大学的杨项军课题组向智感环境采购了一台单通道微电极分析系统(Micro1100)。云南大学是国家“双**”建设高校。杨项军课题组一直从事贵金属的提取分离和环境污染物的治理研究工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此次所采购的微电极设备被用于研究沉积物剖面中Eh、pH、H2S及DO数据的垂向变化规律。设备简介:首台Easysensor单通道微电极分析系统于2021年12月成功上市,已...
2023-08-16
野外抽滤式孔隙水采样器是通过负压和膜过滤的的方式,对于野外土壤、沉积物(底泥)和根际附近的孔隙水溶液进行连续或不连续地采集。
2023-08-15
2023年8月11-14日,第八届全国环境地球化学大会在贵阳圆满召开。本次大会共设置了八大主题,涵盖了土壤、大气、流域环境三大环境地球化学领域。会议安排大会报告5个,分会场特邀报告63个,分会场口头报告122个,展报12个。共有400余位来自国内相关科研单位的领导、业内专家学者参加此次学术讨论盛会,以“地表环境过程与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通过大会报告、分会场学术报告及野外考察等方式,进行广泛...
2023-08-01
7月26日至27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的2023年水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环境分会学术年会在吉林省长春市圆满落幕。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学者、行业专家、研究代表、特邀嘉宾齐聚一堂,共同围绕流域水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湖泊营养化治理技术与应用、水库及流域水污染防治与水质安全保障、底泥污染评价、治理与资源化等多项重要议题进行了探讨,并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宝贵的学术经验。智...
2023-08-01
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如何适应残酷的市场,从而更好生存下去?这是多数小微企业都会面临和亟需解决的重中之重。智感环境在创业初期也不例外,然而智感创始人团队率先通过不断地在国内外参展交流,积极了解和学习国内外前沿技术和产品应用动态,牢牢把握行业发展方向,持续加强技术创新力度,探索出了一条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的生路。至后来,智感环境从技术输入方转变成技术输出方身份,自发性创办大型...
2024-03-15
沿海河流中Cd污染沉积物的修复至关重要,因为它对河流和海洋生态系统具有潜在危害。在此,本研究创新性地应用了受污染疏浚沉积物的共热解产物(S@BC)来原位覆盖...
2024-03-10
摘要镧改性膨润土(LMB)和过氧化钙(CP)因其有效的磷(P)去除能力而闻名。本研究旨在通过90天的培养实验,调查LMB和CP联合使用(LMB + CP...
2024-03-05
薄膜梯度扩散技术(DGT)的使用日益增多,用于评估土壤镉(Cd)的钝化效果。然而,与传统用于衡量土壤Cd效果的方法相比,关于DGT技术是否能提供更精确和全面的土壤Cd钝化和修复程序效果评估的研究尚不充分。本研究选择...
2024-02-29
摘要:水热碳化是一种有前景的处理湿有机固体废物的技术,因为它能高效地生产功能性碳质材料。然而,由于重金属(HMs)的存在,将污泥(SS)衍生的水炭用作农业土壤的磷(P)肥料受...
2024-02-23
摘要:通过薄膜扩散梯度(DGT)技术测量的有效态金属/类金属的动态浓度可用于评估沉积物中重金属对水生生物的毒性风险。在本研究中,通过研究...
2024-02-20
通过改变土壤性质进行植被恢复对土壤胞外酶活性(EEAs)和化学计量(EES)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在金属矿区长期植被恢复时间序列中,EEAs和EES对各种土壤性质变化的响应仍未被揭示。方法:对土壤有机碳...
2024-02-15
沉积物内源磷(P)的季节性释放已知会影响富营养化湖泊中藻类的繁殖。本研究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沉积物柱样培养实验,以研究太湖沉积物内源磷循环与藻类生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水体总磷(TP)和叶绿素-a(Chla)的浓度与季节性温度相关,可能是内源磷释放引起的。从寒冷的冬季到温暖的季节,沉积物内源P(孔隙水P浓度和P通量)表现出动态变化。夏季沉积物孔隙水可溶性反应性磷(SRP)及其通量分别
2024-02-07
摘要污水排放对受纳水体的影响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然而,关于微生物群落在底栖带(HZ)中对微环境变化(例如,溶质输送和氧化还原梯度变化)的响应模...
2024-02-04
水库倾向于在沉积物中积累来自农业、工业和其他上游来源的磷(P),这些储存的P随后会被释放。然而,水库沉积物中P释放的时空动态尚不清楚。本研究调查了渭源河(沱江支流)三个梯级水库沉积物和水中P的时空动态。结果显示,在低水位季节(LWS),沉积物中的P含量升高(总磷(TP):1208.93 mg kg-1),水中的P含量也升高(TP:0.23 mg L-1),这可能归因于下游较高的有机质含量(9.65
2024-01-26
摘要:沿海湿地在全球范围内经历了相当大的损失和退化。然而,在亚热带沿海生态系统中,海岸退化如何调节沉积物磷(P)转化及其潜在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尚不清楚。本研究使用高分辨率薄膜扩散梯度(DGT)和扩散平衡(Peeper)技术以及基于DG...
2024-01-21
对于受纳排放废水的河流进行评估是迫切需要的。废水中具有高富营养化潜力的溶解有机氮(DON)倾向于在浅河床沉积物中积累,尤其是对于以废水为主的河流。由于DON的特性分析需要先进的分析工具,因此评估它们在河床沉积物中的分布和...
2024-01-15
摘要:由于钒的持久毒性,土壤中钒(V)的生物可利用性决定了钒钛磁铁矿尾矿库植被恢复的有效性,但植被恢复后土壤中钒的生物可利用性和迁移率的变化仍然难以捉摸。利...
2024-01-11
摘要近80年来,硝酸盐一直被用作是控制下水道系统中有问题气体的化学品。然而,很少有研究探索使用不同策略同时控制下水道的生物膜和沉积物。本研究介绍了一种硝酸盐剂量控制方法,包括初始高冲击,然后是低水平...
2024-01-08
本文比较研究了两种层状双氢氧化物(LDH)原位处理对沉积物磷移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镁/铝基(MA)和镁/铁基(MF) LDH在pH 3 ~ 8 的较宽范围内均表现出较强的磷酸盐吸收能力。MA对磷酸盐的**吸附量...
2024-01-04
污水管道中硫的转化受水流的影响,其在泥沙-水系统中不同位置的转化规律不同。本研究通过沉积物、污水和污水管道上部空间中硫的变化,分析了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深度下微生物群落的差异,重点研究了硫的转化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