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咨询:18994070706   服务投诉:17372256883
在线客服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8:30-17:30
 联系方式
电话:189 9407 0706
电话:173 7228 6883
邮箱:zhigan@easysensor.net
新闻中心
技术进展
2024-03-01
开学纳新,万象启航热热闹闹的年味悄然散去在暖暖的春意中,新的学期如约而至智感环境为您送上一份丰厚的暖春开年福利,力度全开,助力开学季!
2024-02-02
近日,全球学者库网站发布了2023年全球学者学术影响力排名(终身学术影响力榜)。这一榜单汇聚了全球顶尖的学者,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发光发热,为人类的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全球共有1880名学者入围,其中中国学者占据了481个席位。中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丁士明研究员成功入选该榜单。作为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代表,丁士明研究员在水土环境精细化检测与水环境治理领域做出了...
2023-12-15
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联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共同主办、中科智感(南京)环境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沉积物环境与污染控制研讨会——沉积物分析技术、操作与应用专题培训会”于2023年12月8日圆满落幕。本次专题培训会,除了有100余名来自全国各大科研院所的老师和同学现场参与,同时还有400余名线上观众在同步观看直播和学习。培训会围绕沉积物N2O来源同位素辨析技术、沉积物高分辨...
2023-12-01
有机碳是土壤中的重要组分,有机碳组分是影响土壤有机碳活性及生态效应的主要内因。为更好的揭示有机碳组分对生态环境演变的响应规律,系统的分级土壤有机碳是研究的重点。本研究为获得土壤有机碳多级浸提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四种浸提剂,确定浸提时间,并对样品土壤进行测定。 土壤样品试验用样品采分别采集自林地、草地和农田地11个土壤,采集0~20cm表层土壤,土壤样品自然风干后,研磨,过100目筛备...
2023-11-14
会议前言: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联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第十届沉积物环境与污染控制研讨会暨202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沉积物环境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定于2023年12月8-10日在上海举办。会议将围绕我国海洋、河口、河流、湖泊、水库、沼泽湿地等各类水体的沉积物环境科学及应用技术成果讨论交流。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牵头承办、中科智感(南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2023-10-13
DGT技术是在水凝胶和外部水体间形成一个稳定的浓度梯度,通过固定相的性质选择性地累积元素的可溶性形态,能够在原位状态下比较真实地反映水体元素的天然存在形态和浓度,是测定元素可溶性形态和空间分布的较为理想的方法。原理是可渗入离子以扩散方式穿过滤膜和扩散膜, 随即被固定膜捕获,使靠近固定膜一端的离子浓度维持为零,从而在扩散层中形成一个稳定的浓度梯度。   结构组成   结构组成一般需要至少投放两...
2023-09-27
在湖泊水环境中,磷的分布和赋存形态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水体初级生产力及浮游生物的分布情况。湖泊通常被认为是污染源的“汇”,外源磷进入湖泊后会转变成不同形态。研究表明,不同形态的磷生物活性及其在水环境迁移转化和循环路径不同,仅仅依靠TP含量来判断富营养化情况的传统方法已不能揭示水华暴发的过程与机制。因此,研究磷赋存形态,发展分级提取的方法有利于研究磷素行为,针对性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尤其对沉...
2023-09-22
多通道微电极分析系统是通过结合微电极、升降台和自动分析系统,来获取水体、沉积物、土壤以及植物根际中DO、pH、Eh以及H2S等物理化学参数的垂直分布及动态的高分辨率变化,适用于实验室模拟研究。在测定时,需要将电极置于水体/沉积物/土壤/植物根际附近,利用自动升降系统将电极带动测定设置的梯度,电极再将化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输到电脑终端,通过软件式使被测物在纵向移动时所测指标的动态变化进行可视...
2023-09-11
微电极分析系统是一维、亚毫米级检测水土环境基础指标的高精尖设备。智感环境是全球为数极少能够实现微电极系统自主开发和商业化推广的公司,并创新性地推出了多通道微电极分析系统,可以同步、高分辨监测pH、DO、Eh、H2S等指标,该设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应用于湿地/土壤孔隙水/植物根际/生物膜等环境中,快速实现了我国在该技术领域的弯道超车。设备简介多通道微电极分析系统通过结合微电极、升降台和自动...
2023-09-01
该设备利用光化学传感膜荧光成像原理,实时获取水体、沉积物-水微界面、水生动植物和土壤植物根际环境的DO、pH以及CO2等物理化学参数的二维分布及动态时空高分辨信息。该设备适用于实验室模拟研究,测定时将光化学传感膜置于沉积物/土壤/植物根际与容器器壁之间,光敏物质与分析物相互作用并伴随荧光信号(强度、寿命)变化,利用数字成像技术(CMOS 相机)实时记录其特征发射光谱,最后通过软件分析将被测物...
2023-08-31
前不久,云南大学的杨项军课题组向智感环境采购了一台单通道微电极分析系统(Micro1100)。云南大学是国家“双**”建设高校。杨项军课题组一直从事贵金属的提取分离和环境污染物的治理研究工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此次所采购的微电极设备被用于研究沉积物剖面中Eh、pH、H2S及DO数据的垂向变化规律。设备简介:首台Easysensor单通道微电极分析系统于2021年12月成功上市,已...
2023-08-16
野外抽滤式孔隙水采样器是通过负压和膜过滤的的方式,对于野外土壤、沉积物(底泥)和根际附近的孔隙水溶液进行连续或不连续地采集。
2023-08-15
2023年8月11-14日,第八届全国环境地球化学大会在贵阳圆满召开。本次大会共设置了八大主题,涵盖了土壤、大气、流域环境三大环境地球化学领域。会议安排大会报告5个,分会场特邀报告63个,分会场口头报告122个,展报12个。共有400余位来自国内相关科研单位的领导、业内专家学者参加此次学术讨论盛会,以“地表环境过程与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通过大会报告、分会场学术报告及野外考察等方式,进行广泛...
2023-08-01
7月26日至27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的2023年水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环境分会学术年会在吉林省长春市圆满落幕。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学者、行业专家、研究代表、特邀嘉宾齐聚一堂,共同围绕流域水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湖泊营养化治理技术与应用、水库及流域水污染防治与水质安全保障、底泥污染评价、治理与资源化等多项重要议题进行了探讨,并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宝贵的学术经验。智...
2023-08-01
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如何适应残酷的市场,从而更好生存下去?这是多数小微企业都会面临和亟需解决的重中之重。智感环境在创业初期也不例外,然而智感创始人团队率先通过不断地在国内外参展交流,积极了解和学习国内外前沿技术和产品应用动态,牢牢把握行业发展方向,持续加强技术创新力度,探索出了一条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的生路。至后来,智感环境从技术输入方转变成技术输出方身份,自发性创办大型...
上一页 1 2 3
...
下一页
2022-09-13
植物修复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土壤中蚯蚓的活动和元素硫(S0)的氧化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转化有重要影响。通过盆栽试验,我们通过黑麦草 ( Lolium perenne L.) 研究了S 0和蚯蚓提高土壤中铅 (Pb) 的植物提取效率的可能性。结果表明,S 0的添加降低了土壤pH值,增加了土壤CEC,而施用蚯蚓发现土壤pH值略有降低且CEC增加。在用蚯蚓处理的土壤中,添...
2022-09-09
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风险评估指标、顺序提取和薄膜扩散梯度(DGT)技术‍来综合评估环境风险并研究沉积物中钴(Co)的再迁移过程。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和风险评估代码结果表明,Co对当地水生生态系统的环境和生态风险较低。但BCR序列提取结果表明,研究区Co的F1、F2和F3组分平...
2022-09-01
目的:土壤中重金属 (HMs) 和四环素 (TCs) 的共同污染是全球备受关注的环境问题。本研究评估了HMs(Cd 和 Cu)和 TCs(四环素、土霉素和金霉素,分别用 TC、OTC 和 CTC 标记)对水稻土壤污染物去除的交互作用。材料和方法:盆栽实验设置了HMs的四种比例(Cd/Cu:0/0、2.5/200、5.0/400和10/600 mg kg -1)和 TCs 的四个浓度梯度(0、...
2022-08-31
本研究采用薄膜扩散梯度(DGT)技术研究了膨润土改善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的微环境,进而促进沉水植物生长的机理。研究中原位获取了沉积物不同深度N、P、S等营养元素的迁移动态,评价了膨润土和沉水植物对沉积物的修复效果。分别在沉水植物生长的第30、60和90天,将薄膜扩散梯度装置(DGT)放置在-10.0厘米深的沉积物中,温度设置为25℃。24h后,取出薄膜扩散梯度装置(DGT)。采用水合铁和AgI...
2022-08-25
湖泊沉积物释放的营养物质加剧了水生生态系统的总营养负荷。本研究使用载氧镧改性沸石(LOZ)吸附内源磷(P)和氮(N),以及具有潜在的触发生物转化的营养元素。结果表明,与未改性沸石相比,镧改性的沸石对磷和氮均有吸附作用( PO43−-P和NH4+-N分别提高129.13%和27.53%)。此外,镧改性沸石比未改性沸石也表现出优异的载氧能力(0.73 mmol/g)。除了阻断磷和氮之外,LOZ应...
2022-08-19
本研究在三个鱼虾混养池塘的沉积物中添加麦秸秆生物炭(使用薄膜扩散梯度技术测定重金属,聚二甲基硅氧烷法测定多环芳烃),评估整个培养周期HMs和PAH的扩散通量和生物利用度。在生物炭添...
2022-08-12
本研究将高分辨孔隙水采样技术HR-Peeper、薄膜扩散梯度技术(DGT)和沉积物连续提取法相结合,旨在评估异化硝酸盐还原为氨(DNRA)对湖泊沉积物中磷循环的影响。研究地点和取样点研究结果表明,在较深的沉积物层,主要作用为DNRA还原硝酸盐(NO3−),而不是...
2022-08-01
采用薄膜扩散梯度技术(DGT)和高分辨率孔隙水采样技术(HR-Peeper),研究了我国典型的富营养化湖泊水体中砷(As)浓度和扩散模式的变化。此外,通过模拟实验揭示了在水华和风波动影响下沉积物剖面中的有效态As分布。中国太湖研究区和取样点示意图结果表明,富营养化可能导致As组分的迁移和转化,As的生物利用度增加,扩散模式。藻类分解释放的硫酸盐还原为H2S,形成FeS,其吸附性较弱,使As组...
2022-07-29
污染土壤中积累的金属的再活化对人类和整个生态系统构成威胁。示踪金属分馏为理解冶炼地区的再活化过程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基于镉和锌的同位素系统之间的差异,本研究的目的是耦合同位素数据和它们的浸出性,以确定几种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中可能的再迁移过程。(a) Avilés estuary and (b)Pribram sites 的不同土壤取样位置图本研究利用镉和锌同位素系统学方法,通过在不同化学条件...
2022-07-22
沿海湿地土壤中赋存了大量的蓝碳,是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的热点地区,也是底栖动物(如无脊椎招潮蟹)的重要栖息地。本研究揭示了在不同植被类型和水文条件下,螃蟹的生物扰动(即穴居活动)如何驱动亚铁(Fe(ll))、磷酸盐(PO43-)和硫化物(S(-II))的氧化还原和地球化学变化。本文选取了两个具有显著植被梯度的亚热带湿地沼泽红树林,采用原位薄膜扩散梯度方法(DGT)获取螃蟹洞穴附近的毫米尺度变化。...
2022-07-16
沉积物微生物介导的铁(Fe)地球化学循环会驱动磷(P)的再活化,因此,了解其潜在机制对于评价湿地的滞留至关重要。本研究结合薄膜扩散梯度(DGT)和16SrDNA测序技术,探讨了中国西南地区一个自由水面湿地沉积物磷迁移机制的季节变化。从沉积物剖面中发现,有效态磷和铁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沉积物中铁和磷发生耦合迁移。铁还原细菌属,特别是鞘氨醇单胞菌和地热菌,是铁氧化物还原溶解和伴随沉积物中磷...
2022-07-11
稀土元素 (∑REEs) 被称为新兴污染物,其生物利用度可以通过薄膜扩散梯度(DGT)来测定。DGT作为一种被动采样技术,它在测定土壤、沉积物和水体中各种溶质的有效态浓度、种类和分布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2022-07-01
本研究开发了一种新的薄膜扩散梯度技术(HR-MPTS DGT),并结合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在亚毫米尺度上选择性地对AsIII、CrIII和SbIII进行了二维化学成像。HR-MPTS DGT表现出AsIII、SbIII和CrIII的选择性积累(>97%),而对AsV、SbV和CrVI几乎不吸收(<2%)。AsIII、SbIII和CrIII在DGT固定相上的累积量与相应...
2022-06-29
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饱和区(LSZ)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地球化学热点研究区域,随着渗滤液迁移,电子供体和受体不断从垃圾顶部输入。本研究通过薄膜扩散梯度技术(DGT)对砷(As)的甲基化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砷甲基化过程受温度场的影响,二甲基甲氨酸的生物转化能力可以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不同温度场下砷的形态分布LSZ(a):不同培养阶段,分别在第3天和第21天,(b):MMA和DMA沿液固界面不...
2022-06-20
本研究将高分辨孔隙水采样技术(HR-Peeper)和高分辨薄膜扩散梯度技术(HR-DGT)相结合,对沉积物进行微观培养实验,对不同阶段N和P的浓度和形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土壤源沉积物中PO43-、 S2-和 Fe2+存在同步解析与释放的规律,同时,在淹水过程中,孔隙水中的铁结合态磷和SO42-显著减少。在培养实验开始时,上覆水和孔隙水中PO43-的浓度分别增加到0.1和0.2mg/L,N...
上一页
...
5 6 7 8 9
...
下一页
在线客服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联系方式
业务咨询:17372286883
业务咨询:18994070706
服务投诉:17372206883
邮箱:zhigan@easysensor.net
会员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登录
购物车
0
留言
回到顶部